第 111 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 111 章
齊珣沿著堤壩而行, 時不時咳嗽兩聲,書童跟在他身後,想要勸服又不知從何說起。
霜露凝結, 堤壩斜坡的土石之中斜斜暗生的蘆葦草早已枯黃,風中簌簌而響。
堤壩之下, 平晃晃的水波不斷翻滾, 吞噬諸多舊影。
任他諸多情愫, 終究是落花有意, 流水無情。
遺憾麽?也許有一點。
什麽都是淡淡的,長風從敞開的心房穿過去, 吹拂到四野和江面。
他能聽見風的呼嘯、雜草被風吹過的聲音、江面波濤破碎的聲響。
路還很長,齊珣卻覺得有了盡頭。
他的腳步越來越慢,咳嗽也是越來越多, 他隨手丟下染血的手帕, 繼續往前走。
書童看他越走越慢, 看見染血的手帕自身邊被風吹走,說:“郎君,我們回去吧,回到房間裏去,回到洛京去。”
齊珣只是搖搖頭。
“我不會回去的, 若我死了就讓我落入這河水之中吧,若有人念著我, 叫我到他身邊,若是她無意,便叫我從水流而走。”
“郎君, 若是我將您餵了魚,家裏不會放過我的。”
“也是, 罷了。”
天地之間茫茫一片,風吹黃土煙霧,百草雕零不見人影,不遠處,有一方三尺高的石碑靜靜立在堤壩上。
這石碑與堤壩幾乎融為一體,並不顯眼,齊珣向前走,只是側頭看去,看清這石碑上的字跡。
永平二十六年,正是今年。
皇帝之女,東宮之妹,永壽公主,正是檀華。
是也,外界之人比起她的本名,更想知道的是她的封號。
今年夏天大雨不止,許多河流漲潮,那時候好幾個郡縣上報附近的水流多次漲潮,莊稼被水沖毀,還有一些人家也被水沖了。
朝廷派禦史巡查,派官員賑災,就連太子也被派出洛京巡察水情。
齊珣還記得太子回到洛京之後一起帶回來的一篇隱士所寫的文章。
文中字字句句,至今還能清清楚楚地記起來。
但他不知道永壽公主曾經為渭水的堤壩捐了兩萬餘兩t金銀。
齊珣掩唇咳嗽一聲,攥緊沾了血絲的手帕,他伸出手,指尖輕輕碰觸冰冷堅硬的石碑,目光描摹著上面的字句。
堅硬的石頭上刻字莊重靈動,文辭清麗。
他看著上面的文字,腦海之中有了一個清晰而深刻的念頭:自己其實並不了解永壽公主。
他知道永壽公主身體不好,他知道公主樣貌絕世,知道皇帝寵愛永壽公主,也知道公主喜愛燕歸。
還知道皇上和柔貴妃的一些事情,那些這些年來一直諱莫如深的事情,還有更多的不能說的皇家辛秘。
也知道永壽公主其實不是脾氣很好的女孩子。
這些給了他一種他了解永壽公主的錯覺。
其實他不了解永壽公主。
即使他知道,不管真實的具體的永壽公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,他對她的心意都不會改變,他永遠愛慕公主。
但是現在,他好像看到了永壽公主的靈魂。
大德不孤。
指尖冰冷的溫度順著肌膚流入血液,一路奔流到心臟的位置,給心臟註入溫度。
齊珣撩起衣裳,在石碑旁邊坐下。
他坐了很久,漸漸覺得天高地闊,他的心臟跳動著,一下一下,本來應該死寂沈默的心跳,漸漸恢覆了生命力。
極目遠望,仍是天高地闊,卻看見一片平攤,阡陌交通,堤壩延伸,高山荒野,又有哪裏不是路呢
皆可履之蹈之。
雖然所行在千裏之外,也不會再疑惑。
愛上一個人的時候,看見對方喜歡的東西都會覺得閃閃發光,走在對方曾經走過的路上,也會有種被陪伴著的錯覺,走在對方走過的路,去過的地方,也會期望能夠偶然相遇。
命運是否能夠饋贈這樣的珍寶,尚且不可知曉,此時此刻的人卻是感到幸福的。
心靈有了歸處,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了。
齊珣站起身來,卻見身邊的書童不知何時跪地哭泣,他說:“哭什麽?”
書童身子一哆嗦,擡起頭,說道:“郎君,您還活著麽?我以為您不行了!”
齊珣笑了笑,說道:“大概是死不了了。”
他的身體還病著,虛弱、疲憊、疼痛,但是心臟卻跳動得有力,頭腦也是清醒的。
書童一眼看去,只覺得他很不一樣了,今早和齊珣出來的時候,他覺得四郎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人還是精神,面容帶著一點血色,但人內裏是空的,走起路來像是在地上飄。
但是現在,他雙腳落在地上,自然而然讓人覺得挺拔有力,一如過去,秀雅風流,一雙桃花眼湛然生輝。
齊珣看了眼身側的石碑,行了一禮,說道:“公主,再見。”
他微微一笑。
回去之後,兩位大夫看了他面色,都是驚異,重新為他把脈,也是連連道奇,不問他細情,只說:“四郎君再休養幾日便可大好了。”
過了幾日,北方又下起了雪。
飄飄揚揚的白色,落在手心,能看見形狀分明的六角冰晶。
洛京也淹沒在茫茫白色裏。
檀華仍在寺廟裏閑居。
時常寫寫字看看書,她不修佛,佛經是捎帶看的,隨身帶來的話本也是捎帶看的,本身也不是為了看任何書。
做很多事情不需要什麽目的吧。
尋了一根竹竿,用絲線做成釣線,隨便用舊的銀鉤做成一個魚鉤,綁了幾根紅色白色的羽毛當做浮漂,是在寺廟裏撿來的,廟裏的和尚不殺生,附近的山林裏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家禽雀鳥無憂無慮地生活,鳥蛋也好,羽毛也好都是常見的。
檀華用短桿支起簸箕,裏頭撒了些小米,有鳥來吃就一拉繩子,鳥兒就落在裏面,這樣還捉了好幾只鳥呢。
若是叫著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和尚見著,必得念叨“阿彌陀佛”,“萬物有靈”,“上天有好生之德”之類的話。
和唐僧有一拼了。
檀華再三表示,她不吃鳥,只是和鳥兒玩一玩,釣魚也是玩一玩,鉤上的魚餌是饅頭或是草葉,願者上鉤,釣上來就放在桶裏撲騰一會兒,她離開的時候就把魚重新倒回河裏,這一切只是單純享受一下人類原始的捕獵的樂趣。
下過幾場小雪,有彩萍和梅香點火煮茶,檀華偶爾會釣上來一條一掌來長的魚,這樣長的魚看大小正適合烤魚,只是在佛門之地,出於對他人信仰的尊重,無奈還是放了。
幾場雪越下越大,眼看著水面就要凍上了,魚兒也不願意靠近水面了,最近這幾天幾乎都是一無所獲。
檀華收了自己手工制作的釣竿,裝魚的小桶也放在一旁閑置了,還是回歸了看書,宮裏面不許看的言情話本,零零散散地看著,常常覺得一天過去得很快。
而自己學業這邊,檀華帶了一些課本,閑暇的時候讀一讀,偶爾寫幾篇讀後感,也算是自己的假日作業。
幾場雪之後,湖面結了冰,檀華離開寺廟回了皇宮。
臨行之前,檀華見了主持一面。
禪房裏,只有兩個人,主持是個略微消瘦的老和尚。
他說道:“公主這些日子讀了不少佛經,可有什麽不解?”
檀華搖搖頭說:“是有一些不懂的,卻沒有什麽想問的。”
“既如此,公主何時想問,在下隨時恭候垂詢。”
老和尚笑了笑,又問道:“公主可要算命?”
“我不算,以後也不會算,老和尚下次不要問我這個問題了。”
老和尚說:“前些日子連下了好幾場雪,天冷路滑,公主當心慢行。”
檀華點頭謝過,離開了無塵寺。
一行五十個人,保護她一輛馬車,主仆三人也足夠了。
離開無塵寺,路面上是前兩日下過的雪,大約兩寸厚,被車壓過好幾次,硬邦邦的一層覆在路面上。
回到宮裏,芙蓉殿還是老樣子,幹枯的冬天,傳來許多鳥鳴。
按說回宮應該先去看望蕭翀乾,請個安,問問好。
檀華換掉鞋子,由彩詩幫忙解下身上的毛領披風,對方看檀華脫掉外衣,幫著接過來,說道:“陛下不在宮裏,自公主出宮沒多久,陛下就去了琢光山,那裏的道觀新成,陛下還沒有回來。”
“宮裏有什麽事情嗎?”
檀華換了身衣裳坐下來,身上松散自在,懶洋洋地靠著。
彩詩說道:“還是老樣子,淑妃娘娘的病總也不好,說是入冬之後都睡不著覺,請了些民間的聖手看過,也請了道士和巫醫來祈福跳舞,前兩天還找了一群人巫醫跳舞。”
檀華又想起了母親剛剛去世時候的樣子,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。
彩詩沒有發覺,繼續說:“魏惠妃和十皇子不知怎麽的鬧了些脾氣,後來十皇子去四皇子那裏借住了,二皇子前些日子辦了一次文會,聽說熱鬧著呢,還有幾位公主也去捧場了。”
“馮老丞相染了風寒,近日也不再看折子了,說是精力不濟怕耽誤了事情。朝政上的事情都由太子殿下負責,已經好些日子沒有休息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齊珣沿著堤壩而行, 時不時咳嗽兩聲,書童跟在他身後,想要勸服又不知從何說起。
霜露凝結, 堤壩斜坡的土石之中斜斜暗生的蘆葦草早已枯黃,風中簌簌而響。
堤壩之下, 平晃晃的水波不斷翻滾, 吞噬諸多舊影。
任他諸多情愫, 終究是落花有意, 流水無情。
遺憾麽?也許有一點。
什麽都是淡淡的,長風從敞開的心房穿過去, 吹拂到四野和江面。
他能聽見風的呼嘯、雜草被風吹過的聲音、江面波濤破碎的聲響。
路還很長,齊珣卻覺得有了盡頭。
他的腳步越來越慢,咳嗽也是越來越多, 他隨手丟下染血的手帕, 繼續往前走。
書童看他越走越慢, 看見染血的手帕自身邊被風吹走,說:“郎君,我們回去吧,回到房間裏去,回到洛京去。”
齊珣只是搖搖頭。
“我不會回去的, 若我死了就讓我落入這河水之中吧,若有人念著我, 叫我到他身邊,若是她無意,便叫我從水流而走。”
“郎君, 若是我將您餵了魚,家裏不會放過我的。”
“也是, 罷了。”
天地之間茫茫一片,風吹黃土煙霧,百草雕零不見人影,不遠處,有一方三尺高的石碑靜靜立在堤壩上。
這石碑與堤壩幾乎融為一體,並不顯眼,齊珣向前走,只是側頭看去,看清這石碑上的字跡。
永平二十六年,正是今年。
皇帝之女,東宮之妹,永壽公主,正是檀華。
是也,外界之人比起她的本名,更想知道的是她的封號。
今年夏天大雨不止,許多河流漲潮,那時候好幾個郡縣上報附近的水流多次漲潮,莊稼被水沖毀,還有一些人家也被水沖了。
朝廷派禦史巡查,派官員賑災,就連太子也被派出洛京巡察水情。
齊珣還記得太子回到洛京之後一起帶回來的一篇隱士所寫的文章。
文中字字句句,至今還能清清楚楚地記起來。
但他不知道永壽公主曾經為渭水的堤壩捐了兩萬餘兩t金銀。
齊珣掩唇咳嗽一聲,攥緊沾了血絲的手帕,他伸出手,指尖輕輕碰觸冰冷堅硬的石碑,目光描摹著上面的字句。
堅硬的石頭上刻字莊重靈動,文辭清麗。
他看著上面的文字,腦海之中有了一個清晰而深刻的念頭:自己其實並不了解永壽公主。
他知道永壽公主身體不好,他知道公主樣貌絕世,知道皇帝寵愛永壽公主,也知道公主喜愛燕歸。
還知道皇上和柔貴妃的一些事情,那些這些年來一直諱莫如深的事情,還有更多的不能說的皇家辛秘。
也知道永壽公主其實不是脾氣很好的女孩子。
這些給了他一種他了解永壽公主的錯覺。
其實他不了解永壽公主。
即使他知道,不管真實的具體的永壽公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,他對她的心意都不會改變,他永遠愛慕公主。
但是現在,他好像看到了永壽公主的靈魂。
大德不孤。
指尖冰冷的溫度順著肌膚流入血液,一路奔流到心臟的位置,給心臟註入溫度。
齊珣撩起衣裳,在石碑旁邊坐下。
他坐了很久,漸漸覺得天高地闊,他的心臟跳動著,一下一下,本來應該死寂沈默的心跳,漸漸恢覆了生命力。
極目遠望,仍是天高地闊,卻看見一片平攤,阡陌交通,堤壩延伸,高山荒野,又有哪裏不是路呢
皆可履之蹈之。
雖然所行在千裏之外,也不會再疑惑。
愛上一個人的時候,看見對方喜歡的東西都會覺得閃閃發光,走在對方曾經走過的路上,也會有種被陪伴著的錯覺,走在對方走過的路,去過的地方,也會期望能夠偶然相遇。
命運是否能夠饋贈這樣的珍寶,尚且不可知曉,此時此刻的人卻是感到幸福的。
心靈有了歸處,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了。
齊珣站起身來,卻見身邊的書童不知何時跪地哭泣,他說:“哭什麽?”
書童身子一哆嗦,擡起頭,說道:“郎君,您還活著麽?我以為您不行了!”
齊珣笑了笑,說道:“大概是死不了了。”
他的身體還病著,虛弱、疲憊、疼痛,但是心臟卻跳動得有力,頭腦也是清醒的。
書童一眼看去,只覺得他很不一樣了,今早和齊珣出來的時候,他覺得四郎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人還是精神,面容帶著一點血色,但人內裏是空的,走起路來像是在地上飄。
但是現在,他雙腳落在地上,自然而然讓人覺得挺拔有力,一如過去,秀雅風流,一雙桃花眼湛然生輝。
齊珣看了眼身側的石碑,行了一禮,說道:“公主,再見。”
他微微一笑。
回去之後,兩位大夫看了他面色,都是驚異,重新為他把脈,也是連連道奇,不問他細情,只說:“四郎君再休養幾日便可大好了。”
過了幾日,北方又下起了雪。
飄飄揚揚的白色,落在手心,能看見形狀分明的六角冰晶。
洛京也淹沒在茫茫白色裏。
檀華仍在寺廟裏閑居。
時常寫寫字看看書,她不修佛,佛經是捎帶看的,隨身帶來的話本也是捎帶看的,本身也不是為了看任何書。
做很多事情不需要什麽目的吧。
尋了一根竹竿,用絲線做成釣線,隨便用舊的銀鉤做成一個魚鉤,綁了幾根紅色白色的羽毛當做浮漂,是在寺廟裏撿來的,廟裏的和尚不殺生,附近的山林裏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家禽雀鳥無憂無慮地生活,鳥蛋也好,羽毛也好都是常見的。
檀華用短桿支起簸箕,裏頭撒了些小米,有鳥來吃就一拉繩子,鳥兒就落在裏面,這樣還捉了好幾只鳥呢。
若是叫著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和尚見著,必得念叨“阿彌陀佛”,“萬物有靈”,“上天有好生之德”之類的話。
和唐僧有一拼了。
檀華再三表示,她不吃鳥,只是和鳥兒玩一玩,釣魚也是玩一玩,鉤上的魚餌是饅頭或是草葉,願者上鉤,釣上來就放在桶裏撲騰一會兒,她離開的時候就把魚重新倒回河裏,這一切只是單純享受一下人類原始的捕獵的樂趣。
下過幾場小雪,有彩萍和梅香點火煮茶,檀華偶爾會釣上來一條一掌來長的魚,這樣長的魚看大小正適合烤魚,只是在佛門之地,出於對他人信仰的尊重,無奈還是放了。
幾場雪越下越大,眼看著水面就要凍上了,魚兒也不願意靠近水面了,最近這幾天幾乎都是一無所獲。
檀華收了自己手工制作的釣竿,裝魚的小桶也放在一旁閑置了,還是回歸了看書,宮裏面不許看的言情話本,零零散散地看著,常常覺得一天過去得很快。
而自己學業這邊,檀華帶了一些課本,閑暇的時候讀一讀,偶爾寫幾篇讀後感,也算是自己的假日作業。
幾場雪之後,湖面結了冰,檀華離開寺廟回了皇宮。
臨行之前,檀華見了主持一面。
禪房裏,只有兩個人,主持是個略微消瘦的老和尚。
他說道:“公主這些日子讀了不少佛經,可有什麽不解?”
檀華搖搖頭說:“是有一些不懂的,卻沒有什麽想問的。”
“既如此,公主何時想問,在下隨時恭候垂詢。”
老和尚笑了笑,又問道:“公主可要算命?”
“我不算,以後也不會算,老和尚下次不要問我這個問題了。”
老和尚說:“前些日子連下了好幾場雪,天冷路滑,公主當心慢行。”
檀華點頭謝過,離開了無塵寺。
一行五十個人,保護她一輛馬車,主仆三人也足夠了。
離開無塵寺,路面上是前兩日下過的雪,大約兩寸厚,被車壓過好幾次,硬邦邦的一層覆在路面上。
回到宮裏,芙蓉殿還是老樣子,幹枯的冬天,傳來許多鳥鳴。
按說回宮應該先去看望蕭翀乾,請個安,問問好。
檀華換掉鞋子,由彩詩幫忙解下身上的毛領披風,對方看檀華脫掉外衣,幫著接過來,說道:“陛下不在宮裏,自公主出宮沒多久,陛下就去了琢光山,那裏的道觀新成,陛下還沒有回來。”
“宮裏有什麽事情嗎?”
檀華換了身衣裳坐下來,身上松散自在,懶洋洋地靠著。
彩詩說道:“還是老樣子,淑妃娘娘的病總也不好,說是入冬之後都睡不著覺,請了些民間的聖手看過,也請了道士和巫醫來祈福跳舞,前兩天還找了一群人巫醫跳舞。”
檀華又想起了母親剛剛去世時候的樣子,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。
彩詩沒有發覺,繼續說:“魏惠妃和十皇子不知怎麽的鬧了些脾氣,後來十皇子去四皇子那裏借住了,二皇子前些日子辦了一次文會,聽說熱鬧著呢,還有幾位公主也去捧場了。”
“馮老丞相染了風寒,近日也不再看折子了,說是精力不濟怕耽誤了事情。朝政上的事情都由太子殿下負責,已經好些日子沒有休息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